找到相关内容463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2)

    正见□、正思惟□、正语□、正业□、正命□、正勤□、正念□、正定□等,这是条通往涅槃的捷径。所谓“正”者,以此尽离邪非故;所谓“道”者,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、寂灭最乐之境故。循此正道,可使众生苦集...正道与三学的关系为何?   四、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正道?  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  世间因为受到个人主观、情感等因素的影响,很难有绝对的公平,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,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351964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2)

    痴止诤律。犯戒者若精神异常,待其治愈,羯磨而令悔其罪。   □自言毗尼,又作自发露止诤律。比丘犯罪时,令其自白,始治其罪。   □觅罪相毗尼,犯人不吐实,陈述矛盾时,举示其罪状,尽形寿令持,不得度人或...而言,因戒品具足故名之,依性质不同可分为类:   一、波罗夷:属根本极恶戒,犯则丧失比丘(尼)的资格,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。此罪如同断首之刑,不可复生。例如:杀人、抢劫等。   二、僧残:是次于波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451967.html
  • 北平法源寺沿革考(2)

    。更塑驻跸寺廊下功德一龛。甚为希有。暇日忽语侍者曰。○观佛殿○○○亲自添补。修饰砌泥。尚虑未足为周备矣。言讫。置之栏楣。盖(第十二行。至二十行皆缺)。於戏。内持。外让七艾。(二十一行。自此至二十七...栖忍。今同收函内。矧夫圣日久殁。遗形尚留。为福人天。坚固不坏。幸遇王臣信重。正法兴隆。同于宝坊。载礼金骨。而今而后。何年更逢。匪独人心浇漓。抑亦时浸末。重 于此观音像前。谷变陵摧。犹凭刊石。记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5752861.html
  •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

    心至成道前之觉位。十地者一为欢喜地,二为离垢地,三为发光地,四为焰慧地,五为难胜地,六为现前地,七为远行地,为不动地,九为善慧地,十为法云地等十。  (10) 佛地,指如来地十位阶,一切种智等诸佛之完全...胜法界藏明界地,为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,九为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,十为毘卢遮那智海藏地。   3.四善根位——修行阶位之称。又称四善根、四加行位。即暖法(us!ma-gata)、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5.html
  • 佛教问答750题(1)

    受苦者不怨尤;知有果,则为善者劝,为恶者戒。  56.问:何为四谛?  答:一曰苦谛,二曰集谛、三曰灭谛、四曰道谛。谛者,详审之言,真实之也。  57.问:何为苦谛?  答:佛说有种苦,弥纶世间。一...故名特胜。其有十六番,故言十六。  154.问:十六番云何?  答:一知息入、二知息出、三知长短、四知息遍身、五除诸身行、六受喜、七受乐、受诸心行、九心作喜、十心作摄、十一心作解脱、十二观无常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2254323.html
  • 中印禅宗史讲义(1)

    钵颠阇利总结前人关于瑜珈修持的理论而成。瑜珈大纲有所谓的“瑜珈支”,即瑜珈为八个方面:禁制、劝制、坐、调息、制感、执持、静虑、三昧,认为由此而得解脱。由此可见,禅与定的修持只是瑜珈修持的一个有机...卷二十八云:“依何义故立静虑名?由此寂静能审虑故。审虑即是实了义。”又说:“诸等持内,唯此摄支,止观均行,最能审虑。”以《俱舍论》的说法,禅只是“诸等持”、“寂静”的所属范畴。 禅的现代定义 ...

    道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5754352.html
  • 大乘是佛说论

    就必然如此)。彼此间,可以有新义,可以有针锋相对的异义(或者一是一非,或者各说一边,或者都不对),但求能根本的见地不错,这一切都不妨是佛法。举例说:孔子是儒学的大成者,但孔子以后,儒分为。如荀子重...含。毗奈耶的经分别,已经成立。“随顺偈”,即摩呾理迦,逐渐分别解说,形成毗奈耶的一大部,近于《僧祇律》的“杂跋渠”。(上座部系律师,后来又将“杂跋渠”分别编集为小品、大品,或七等)。优婆提舍─...

    印顺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2454805.html
  • 博学家洛桑土登尼玛(当代的米拉日巴)上师简史

    世间名利等,都是在无人烟处闭关修行。他的前前后后的行为都是保持从古以来的大德传统。在传法和讲经时,他都尊重党的政策,劝人们听党的话,遵守党的政策。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如争草、争地都进行劝解,给予珍贵的...修心等之时,经常根据弟子上、中、下三种根器来分别开示,务必使弟子得到了悟。所以他就象太阳一样,使无数众生的智慧莲花开放,扫除黑暗。为了将宗喀巴大师的教义广泛传播于其他地方,他用执掌、护持和传播来弘扬...

    巴东主 恰嘎·多杰才让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1557301.html
  • 大宋僧史略(1)

    金刚刹(刹土坚固道人所居)。曰寂灭道场(祇园有莲华藏世界。以七宝庄严。谓之寂灭道场。卢舍那佛说华严于此)。九曰远离处(入其中者。去烦惑远。与寂灭乐近故)十曰亲近处(如行安乐行。以此中近故也)。此土...也。脱革屣者不敢安也。和南者先意问讯也。避路者尚齿也。诸例常闻不烦多述。若尼礼于僧。自传。比丘奉上接足至三莫不尽恭。如事令长也。近以开坐具。便为礼者。得以论之。昔梵僧到此。皆展舒尼师坛。就上作礼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5057518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杰仁波切读圣经——用善意打开沟通的大门(3)

      愿我直接与间接,献利乐予如母众,  如母众之诸苦痛,愿我暗地承受之。  愿此一切常清净,世间所不染;  诸法如幻愿了悟,离于束缚无执着。  变容(路加福音:28-36)  讲了这道理以后,大约...之,加以记录、持守、阅读,并且对他人宣说教义者,将可积聚广大福德。”  关于这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。对我们这些现代的读者来说,理解的关键在于能清楚分辨心理的转变与使命的概念。正如我们先前所讨论到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1359396.html